您好,欢迎访问医隆网!
首页 > 质量管理 > 国内外标准指南共识 > 中国相关标准化机构及其标准体系 > 专家共识

中国持续葡萄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2017年版)发布

2017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在充分参考和吸收国际研究结果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同行的研究数据,对《中国动态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2012年版)》进行修订。

本指南涵盖背景、CGM技术简介、CGM技术的准确性评估、CGM技术临床应用的适应证、CGM技术的使用规范、CGM的读图方法、CGM参数、CGM报告等内容,本文仅就部分内容进行报告,感兴趣读者可订阅中华糖尿病杂志2017年第11期。

CGM技术的使用规范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CGM监测结果的质量受诸多因素(如传感器是否有效、操作是否无菌、仪器有无故障等)的影响。因此,在CGM临床操作、护理过程中,应安排专职人员负责CGM管理,规范临床应用的流程和操作,及时进行报警障碍的排除等,以确保CGM的结果准确有效。

1  CGM期间的毛细血管血糖监测

目前大多数CGM系统要求每日至少进行1~4次的毛细血管血糖监测以进行校准,需注意如下要点:

1.应使用同一台血糖仪及同一批试纸。

2.毛细血管血糖监测应分散在全天不同时段,最好选择血糖相对较稳定的时间段进行(如三餐前及睡前等)。

3.如果使用需要按时输入毛细血管血糖的CGM系统,应该在进行毛细血管血糖检测后,立即将血糖值输入CGM记录器。

4.如果在血糖输入时发生错误,应立即输入正确的血糖值进行更正。

2  饮食记录及事件输入

患者在CGM监测期间,应详实地记录饮食、运动、治疗等事件。

3  CGM仪器保养

佩戴CGM期间须远离强磁场,不能进行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以及X线、CT等影像学检查以防干扰。部分CGM系统忌盆浴或把仪器浸泡于水中。手机使用不影响CGM仪器的工作。

4  实时CGM数据有效性的判断标准

1.实时CGM应至少已经佩戴12 h以上,因为在最初的12 h,有时其准确性欠佳。

2.已按要求进行校正,且最近一次的毛细血管血糖值与实时CGM系统的监测值匹配良好(差异小于15%)。

3.无错误报警。

CGM参数

表3 持续葡萄糖监测(CGM)主要反映血糖水平的相关参数的计算方法和临床意义

表3.jpg

表4 中国成年人持续葡萄糖监测的正常参考值(以24 h计算)

表4.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