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名称:Specification for low-level protocol to transfer messages between clinical laboratory instruments and computer systems;Approved standard—Second edition[临床实验室仪器和计算机系统间信息传递的初级协议规范;批准标准 (第二版 )]
发布日期:2008年
版本号:A2
主要内容:所谓临床实验室仪器是指那些从一个或多个患者样本中测量一个或多个参数的设备。通常情况下,他们为从多个患者样本中测量多个参数的自动化仪器。本文中所指计算机系统是配置为可以接收仪器结果以便日后处理、储存、上报或操作的系统。仪器输出可包括患者结果、质量控制结果和其他相关信息。通常,计算机系统为临床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 (CLIMS)。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对开放式系统互联(OSI) 参考模式的定义通常是在通信协议和服务后介绍。物理层节(见第5节和第7节)中介绍了仪器和计算机系统间的电子和机械连接。数据链路节( 见第6 节和第8 节 ) 中介绍了通信建立的方法、错误检测的方法、错误校正的方法以及信息发送和接收的方法。数据链路层与高层在“信息”发送和接收方面相互作用,处理数据链路连接和释放请求,并上报数据链路状态。 2001 年,ASTM 委员会E31决定调整其主要业务,专注于安全、隐私和电子健康记录等标准开发事务。重组计划的一部分为把E31.13 标准 的职责转移到CLSI。转移之后,九种标准( 原ASTM E792、E1029、E1238、E1246、E1381、E1394、E1466、E1639和 E2118) 被重新命名为 CLSI/NCCLS 标准LIS1 到 LIS9。标准提供了与临床实验室计算机系统相关的各种信息。LIS2 为先前 ASTM E1381-02 的修订版。 本文件代替了2003 年发布的第一版批准指南 LIS1-A。本版中的更改包括TCP/IP 通信( 第 4.4 节和第4.5 节 ),替代了状态图( 见附录A),确保与文件文档一致。彻底修订了标题和文本,标明该标准适用于临床实验室仪器。术语“计算机” 已用术语“信息”代替,以更好地反映当前术语(即 LIS),第6 节和第8 节的标题已经更改,更改后的标题更为具体。 主要内容包括串口二进制数据交换物理层 ( 概述、电子特征、机械特征 )、串口二进制数据交换数据链路层[ 概述、建立阶段( 链路连 接 )、传递阶段、终止阶段(链路发布)、错误恢复、限制消息字符 ]、TCP/IP数据交换物理层 ( 概述、电气特征、机械特征 )、TCP/IP数据交换数据链路层[ 概述、建立阶段( 链路连接)、传递阶段、终止阶段 ( 链路发布 )、错误恢复、限制消息字符]等。
适用范围:本规范介绍了临床实验室仪器和计算机系统间数字信息的电子传递。本规范介绍了串行二进制数据交换和TCP/IP数据交换使用的初级协议。临床实验室和计算机系统间接口的信息内容,请参考CLSI/NCCLS 文 件 LIS2。
微信扫一扫
关注医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