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医隆网!
首页 > 质量管理 > 临床实验室管理 > 第一部分 临床实验室管理体系

四、组织结构的确定和资源配置

(一)组织结构的确定

实验室应明确各个组成部分(部门),并对各个部分(部门)的隶属、管理关系进行清晰的描述。例如,某医学实验室由若干个专业实验室构成,各个专业实验室负责各自专业领域的检验;实验室还设有技术管理层和质量管理层,那各个专业实验室应接受这两个部门的管理;技术管理层和质量管理层也存在协调统一的关系;等等。实验室上述组织结构可以用结构图并辅以文字说明来描述。在图中,可用方框表示各种管理职务或相应部门,用箭头表示权利的指向,通过箭头线将各方框连接,可标明各种管理职务或部门在组织结构中的地位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下级(箭头指向)必须服从上级(箭头发出)领导。在这里要着重指出的是,实验室的组织结构应能满足服务的全过程的需要,也就是说从样品采集前到检验结果报告发出后的全过程,以及相关的技术管理、质量管理、器材采购、培训再教育等过程,均应有相应的机构对之负责。

其次,还要明确实验室的隶属关系,例如,医院所属的实验室,要接受所在医院人事、财务、器材等部门的管理。这种关系也可以用结构图来进行描述。要求结构图能确定实验室在母体组织(如医院)中的地位,描述清楚实验室与母体组织中各个机构的关系。如果结构图不能完整描述,就应辅以文字说明。除此之外,医学实验室还可能与其他机构发生关系,例如,国家或地方规定的实验室质量控制部门、计量校准部门,如实验室与这些机构发生关系,就应对这种关系进行明确规定。

第三,实验室还应对内部所有成员关系进行规定。这就要求对所有实验室成员进行岗位描述,这种描述层次可从上至下进行,如先描述质量主管,然后再描述质量管理小组各成员;先描述专业实验室组长,再描述专业实验室成员。各岗位职责描述,要求简单明确地指出该岗位的工作内容、职责和权利、与组织中其他部门和职务的关系。这里要着重指出的是,岗位不能漏人,即实验室设立了该岗位,却没有相应的人员设置。当然,一个人可同时负责多个岗位。当然,实验室应该规定各岗位的任职条件,如岗位要求的基本素质、技术知识、工作经验等条件。并对成员的资质进行评定,没有一定的资质就不能委任相应的职务。

另外依据国家实验室认可的准则《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的专用要求》,实验室还必须(非全部)设置的职能单位有:

1. 应设立负责培训及其监督的管理者(或机构)。实验室成员的培训在此标准中占有十分重要地位。负责成员培训和监督的人员应具备相当的资质。标准规定他们应熟悉相关检验目的、程序和检验结果评价。

2. 应设立技术管理层。技术管理层应该由多名在实验室某个专业领域内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学术研究等方面领先的人员组成。他们的主要职责是对实验室的运作和发展进行技术指导,并提供相应的资源。

3. 实验室管理层应任命一名质量主管(也可以采用其他名称)。质量主管应有明确的职责和权利,拥有一定的实验室资源,以保证他能监督实验室整个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质量主管直接对实验室管理层(者)负责,其工作不受实验室内其他机构和个人的干扰。

(二)资源配置

资源包括人员、设备、设施、资金、技术和方法。资源是实验室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必要条件。例如,医学实验室要建立血常规分析管理体系,管理者就应该配备有能力进行血常规分析的人员和相应的仪器设备,提供一定的设施和环境以保证血常规分析能正常运行,还应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此外,血常规分析还必须有符合标准的技术和方法。但是资源的配置以满足要求为目的,不可造成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