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名称:Determination of serum iron,total iron binding capacity and percent transferrin saturation; Approved standard(血清铁、总铁结合力和转铁蛋白饱和度的检测;批准标准)
发布日期:1998年12月
版本号:A
主要内容:人类代谢需要铁来满足生长期的正平衡,以及满足成年人生理的吸收率和丢失率平衡。铁平衡异常分为非生理性排泄过多和不可避免的铁过载。影响铁吸收的因素很多,但在生理条件下只有三个重要因素:铁摄入量、铁生物 利用度和患者铁状态。铁吸收首先受近端小肠黏膜细胞控制,有一小部分铁吸收与身体铁存储成反比。铁缺乏发生在下列几种情况:日常摄入铁生物利用度不足、吸收受损及失血导致铁流失量超过了饮食的铁摄入量。铁过载可能是由于铁吸收量的异常增加、铁的注射给药及输血。
铁主要以两种形式储存:可溶的铁蛋白形式和不溶的血铁黄蛋白。证据显示血铁黄蛋白形式能最快地使铁从存储状态动员到运输状态。在铁过载状态下,血铁黄蛋白中的铁相对于铁蛋白中铁增加了,大量堆积在实质细胞中导致组织和器官损伤。
哺乳类动物有特异的铁结合蛋白用于铁在吸收位点和使用的存储位点间转移,最具代表性的是转铁蛋白。转铁蛋白有两种主要形式:血清转铁蛋白和乳铁蛋白。血清转铁蛋白是血液和组织中主要的铁载体蛋白;乳铁蛋白首要见于组织液和细胞,用于机体抗感染和铁运输。转铁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为79600,是一个主要的血清蛋白,通常1/3 铁饱和,相应的血浆铁浓度是1mg/L (17.9μmol/L;100μg/dl)。
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中,缺铁都是最常见的营养不良。缺铁不仅导致贫血,还会影响免疫功能,与儿童行为异常和智力降低也有关。在大龄儿童和成年人中,缺铁通常意味着慢性失血。
血浆或血清铁蛋白浓度能有效反映铁存储指数。虽然血清铁蛋白分析在简单缺铁检测中是一个有效和便利的方式,但当缺铁伴随其他临床疾病时则有其局限性,这些临床疾病包括感染和其他炎症、肿瘤、肝脏疾病及慢性肾病等。此外,在这类情况下,血清学分析的使用也具有相当大 的局限性。
一旦存储的铁耗尽,从铁到骨髓的输送率就受到了限制,血清铁浓度下降,转铁蛋白饱和度也下降。换句话说,TIBC 在铁补充下降前就受到了影响:当铁存储下降时TIBC 会上升。转铁蛋白饱和度作为缺铁的指标,其计算方式为血清铁浓 度 /TIBC,可靠性受限于血清铁浓度的变化,特别是明显的昼夜变化。即便是标本采集的时间点相同,单个人的个体内变异也可以达到 40%。
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血清铁检测推荐方法(方法原理、材料、试剂、铁标准溶液、血清铁浓度检测、质量控制、干扰和误差来源、替代发色基团、参考范围等 );血清总铁结合力检测指南;转铁蛋白饱和度百分比计算 ( 转铁蛋白、转铁蛋白检测、 转铁蛋白饱和度百分比、参考范围、结果解释等)。
适用范围:这个标准描述了检测血清铁的推荐方法、检测总铁结合力 (TIBC) 的指南及计算转铁蛋白饱和度百分比的方法。下列几个方面都需要准确检测:①用于评估患者铁状态及贫血的鉴别诊断;②用于筛查和诊断铁过载综合征;③评估其他检测这些分析物的人工或自动化方法。因此,这个标准首要适用于临床实验室人员。
微信扫一扫
关注医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