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名称:Accuracy in patient and sample identification;Approved guideline(患者和样本识别的准确性;批准指南)
发布日期:2010年3月。
版本号:A
主要内容:准确的患者识别是医疗保健程序中保证患者安全的关键性第一步。患者识别失误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不良后果,包括治疗错误、失治、伤残甚至死亡。近年来许多研究提供了与识别错误率相关的数据。例如,美国病理学家协会在临床实验室中执行的与主要及次要样本标记识别错误相关的质量探索研究显示,总识别错误率为每2638项收费检验中会出现1项识别错误(即每100万项检验中会出现379项识别错误 ),研究报告显示在120家参与机构执行的为期五周的跟 踪调查中出现了345起患者不良反应事件。更近的一项在147个实验室进行的质量探索研究显示, 标记错误率为每1000个标签中会出现0.92个标记错误。输血学中的血液入管错误 (WBIT)( 即:试管中所装的血不是试管上所标注的需要接受输血相容性检测的患者血液) 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因为血液入管错误会引起不相容性输血事故。在27家英国医院所进行的输血检测样本调查显示,血液报废率为3.2%( 主要由信息缺失或不完整引起),血液入管错误率为每1303~1501个样本中会出现1次血液入管错误。一项多中心国际研究发现,国际血液入管错误率的中位数为 每1986个收集样本中会出现1次血液入管错误。 美国病理学家协会Q-Tracks 研究中有一项是季度 性的监控217家机构的ID 带,发现识别带错误率的起始中位数为7.4%,其中最常见的识别带错误表现为识别带丢失。随着项目参与者持续的监测识别带,其错误率降低到3.05%。需要重视的是涉及人为干预的任何过程包括条形码和射频识别(RFID)在内,均有可能出现错误,因此需要随时保持警惕。
本指南详述了确保患者识别正确无误所需的必要系统和工艺要素。本文中所述的原则可用于人工系统或电子系统。涵盖的设计要素包括准确度标准、住院患者设置与门诊患者设置之间的差别,这些要素会对医疗卫生企业患者识别、语言和文化因素及工艺标准化构成一定影响。本指南还包括关于系统实施和用户培训的指导说明。文件中还包括患者识别系统/ 程序验证及持续监测等质量措施。
主要内容包括设计患者和样本识别系统、检查前阶段的患者与样本识别、检查阶段中有或无条形码样本的识别、检查后阶段中电子与人工识别结果报告、培训、验证新的患者识别系统、错误识别事件报告、审查系统、技术工具、床旁检验等。
适用范围:识别(ID)过程始于患者,既可以在注册进入医疗保健机构时,也可以在介绍样本采集活动时,其过程终于检查结果的报告。本件列出了所有与患者及样本识别相关的工作流程点。
文件中描述了确保患者识别正确无误所需的必要系统和工艺要素。本文中所述的原则可用于人工系统或电子系统。涵盖的设计要素包括准确度标准、住院患者设置与门诊患者设置之间的差别,这些要素会对医疗卫生企业患者识别、语言和文化因素及工艺标准化构成一定影响。本指南包括关于系统实施和用户培训的指导说明。文件中还包括患者识别系统/ 程序验证及持续监测等质量措施。
本文件专供设计、选择、实施、监测并评估 患者识别系统的医疗服务人员使用。
微信扫一扫
关注医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