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名称:Characterization and qualification of commutable reference materials for laboratory medicine;Approved guideline(检验医学互通性参 考物质的特征描述和资格条件;批准指南)
发布日期:2010年5月
版本号:A
适用范围:用于体外诊断医疗设备校准和正确度评估的参考物质,本指南对其特性描述、 互通性评估和浓度或活性赋值提供了建议。这类物质包括:有证参考物质 (CRM);虽然不是 有证的但具有CRM 特征的物质,其信息以足以用于仪器校准或正确度控制[ 例如,用于正确度评估的外部质量评价(EQA) 物质或能力验证(PT) 物质]。
本指南不适用于评价组内一致性的物质,其靶值由参与的EQA/PT 或内部质量控制得到;也不适用于常规方法使用的质控品、厂商生产的特定校准品或不具有互通性的二级参考物质 (RM)。
本文件整合了现有标准和推出新建议的指南。 本文件参考已有文件解决了材料特性方面和定值方面的某些问题,并为互通性评估和值转移程序提出了新的建议。
本文件提供信息以帮助厂商生产和描述 RM,并帮助这些物质的使用者( 如检测系统制造商、 EQA 或 PT 提供者以及实验室人员) 评估该物质在特定测量程序或临床应用中的适用性。
主要内容:ISO 参考物质顾问委员会(ISO REMCO) 对“参考物质”的定义是“具有足够均匀和稳定的特定特性的物质,其特征被证实适用于测量中或标称特性检查中的预期用途。注 1:标 称特性的检查提供一个标称特性值及其不确定度。 该不确定度不是测量不确定度。注 2:赋值或未赋值的标准物质都可用于测量精密度控制,只有赋值的标准物质才可用于校准或测量正确度控制。”
本CLSI 指南只考虑具有互通性的天然临床样本这类参考物质,将用于方法校准、提供测量结果的方法学溯源性或用于正确度控制。因此,包括以下两类参考物质:
(1) 有证参考物质,定义为“附有由权威机构 法发布的文件,提供使用有效程序获得的具有不确定度和溯源性的一个或多个特性量值的参考物质。例:在所附证书中,给出胆固醇浓度赋值及其测量不确定度的人体血清,用作校准器或测量正确度控制的物质。”ISO 导则 34 和导则 35 中给 出了RM 生产和认证的计量学有效程序。ISO 导 则 31 是对证书内容的指南。
(2) 本文所述另一类参考物质包括用于直接校准的物质、其他的值转移操作物质和正确度控制物质,常被称为“分析标准”、“校准用标准” 等。但这种误解仅来自分类混合的系统。基本上, 校准品必须具有充分的均匀性和稳定性才能保证 其赋值是合适的且不确定度是有效的。因此,他们被归为RM早期的定义。术语“校准物”或“校 准器”对这类RM 组来说是合适的。校准物必须的附加性能与一般参考物质的特性相比较,它是带有不确定度的规定的特性量值,有利于特性量 值的校准和计量溯源性。ISO 导则31 中对CRM 证书规定了综合的信息,但对于许多校准物来说 没有“证书”是可以接受的。
从物质组成的观点,可以区分“纯物质”RMs 和基质的RM。前者既可以是纯的化合物,也可以是其混合物 (也可能在溶剂中);而检验医学所用基质的RM 通常是血液、血浆、血清、尿液或其他样本而加工成的RM。RM生成过程可能包括(但不限于):对不同献血者标本的混合、使用过滤、 冰冻或冻干程序、进行添加分析物、防腐剂或抗菌药物等化学处理等。上述任意程序都可能会改变RM的特性,从而影响测量程序测定结果,导致与实际临床样本进行比较时结果不同。
检验医学的目标是患者样本结果具有可比性,意味着检测结果有相同的临床意义而不依赖于测量程序或测量实验室。这可以通过对每个测量结果建立计量溯源性来实现。选择计量学溯源的校 准品的目的是将参考物质值正确的转移到常规程 序测定值上。分析选择可接受的常规测量程序,若包含溯源到更高一级RM 或参考测量程序的校准步骤,则所得临床样本结果在临床实验室所用的多种分析方法间具有可比性。然而,实现这一点要求当一种或多种分析方法进行测定时,RM 的分析特性与真实临床样本的特性是一致的。该特性就是互通性。1973 年 Fasce 等首次引入了“互 通性”这一术语,用于识别校准物特性和质控物特性是否与真实患者样本测量值相一致。作者在那时使用“互通性”,是因为该词含有等效或可 转换的意思。
互通性的概念起源于约30年前,首先用于酶活性测量,强调内部质控和外部质控计划所用物质特性必须与临床标本的特性可比。这就意味着两个分析程序测定患者标本的关系可以应用于互通的RM。本文主要内容包括:资格要求 (定义被测量、预期用途、材料规范);均匀性、稳定性和特性量值的描述(均匀性描述、稳定性描述、建立溯源性);参考物质互通性的描述等。
微信扫一扫
关注医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