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医隆网!
首页 > 质量管理 > 国内外标准指南共识 > 国际相关标准化机构及其标准体系 > CLSI 涉及标准体系、标准清单、重要标准介绍 > CLSI 微生物学标准和指导原则简介

需氧菌的抗菌药敏稀释试验方法;批准标准(第十版)(标准号:M07-A10)

文件名称:Methods for dilution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tests for bacteria that grow aerobically; Approved standard—Tenth edition[需氧菌的抗菌药敏稀释试验方法;批准标准(第十版)]

发布日期:2015年1月

版本号:A10

适用范围:本标准描述了用于确定需氧菌的体外敏感性的标准的液体培养基( 大量稀释和微量稀释) 和琼脂稀释法。说明了液体培养基和琼脂稀释试验的准备、试验条件( 包括培养液制备和标准化、培养时间和培养温度 )、最小抑菌浓度结果的报告、质量控制程序和稀释试验方法的局限性。为临床实验室提供关于常规试验和报告中选择抗菌素的建议。

CLSI文件M02中介绍了使用抗菌纸片药物敏感性试验方法的需氧菌的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标准;CLSI 文件 M11 中介绍了厌氧菌的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标准。M02、M07 或 M11 中未包括的关于少有分离或苛养菌的标准化药物敏感性试验导则可见CLSI文件M45。

本标准中说明的药物敏感性试验方法适用于以下实验室 ( 包括但不限于 ):医学实验室、公共卫生实验室、研究实验室、食品实验室和环境实验室。

主要内容:本文件描述了标准的液体培养基稀释法[大量稀释和微量稀释(M07中所述的微量稀释法与ISO 20776-11 中描述的方法相同)] 和琼脂稀释法,介绍了当前CLSI 推荐方法的性能、应用和限制因素。本文件中所述的方法主要用于测试在未补充水解酪蛋白琼脂(MHA) 或水解酪蛋白琼脂液体培养基 (MHB) 隔夜培养的良好生长的常被分离的需氧或兼性细菌。某些需要复杂营养或不常见生物体的替代性媒介和方法如2I 中子章节 3.12 和 M100 表 2E 所述。测试厌氧细菌的方法如 CLSI 文件 M11 和 M100 表 2J 所述。CLSI 文件 M45 中描述了CLSI 文件M02 和 M07 中未包括的测试少有分离或苛养菌的方法。

补充信息 (M100 表格 ) 和本标准说明了药物选择、解释和采用M07 中规范程序的最新消息。 M100 每年更新,较之前版本(M100-S24),本版表格中的变化以黑体显示并在本文件中予以总结。

M07-A10 中添加并修订了许多章节,主要更新之一是文件的格式修改,以符合实验室的工作流程 ( 检查前、检查和检查后的顺序进程 )。新图 1( 见本文件第 3 章 ) 提供了最小抑菌浓度 (MIC) 药物敏感性试验进程的综述,以浅显易懂的步骤措施表说明了整个文件中各种试验方法。

CLSI 文件M100 的最新版本确保用户了解与每年表格所示方法和表格式信息相关的最新小组委员会指南。

M07-A10 的最重要变化如下:

格式变更:主要章节现简称“章节”。章节中小节简称“子章节”。

介绍了与浅显易懂的步骤措施表。大多数表格严格反映了之前 M07 中出现的内容。 本文件中新的步骤措施表包括:子章节3.3.2, 接种物制备的直接集群悬浮方法;子章节3.3.3, 接种物制备的生长方法;子章节3.5,准备琼脂稀释盘;子章节3.5.7,接种琼脂稀释盘;子章节3.5.8, 培养琼脂稀释盘;子章节3.5.9,确定琼脂稀释目的; 子章节3.7,大量稀释 ( 管 ) 液体培养基法;子章节3.8,液体培养基微量稀释法;子章节3.9,潜伏期;子章节3.11,确定液体培养基大量或微量稀释法目的;子章节3.13.1.7.2,万古霉素琼脂筛查( 金黄色葡萄球菌);子章节3.13.2.3,万古霉素琼脂筛查 ( 肠球菌 )。

子章节1.4.1,定义:剂量依赖性敏感、试验方法和试验体系的附加定义;扩展质量控制的定义。

子章节2.3,常规和选择性测试和报告的建议性指南:提供M100中试验和报告栏名称的附加信息;注意头孢唑啉是试验和报告栏U 中的一种替代物,且并未在尿液隔离中单独报告。

第三章,药物敏感性试验过程:增加了提供MIC药物敏感性试验过程综述的流程图。 第3.6.1分章,水解酪蛋白液体培养基:增加了测试替加环素和新型9-氨甲基环素类药物时阳离子调节的水解酪蛋白液体培养基或水解酪蛋白琼脂的制备。

第 3.12 分章,对营养苛求生物的特殊考虑: 增加了概述营养苛求生物的特殊测试要求的表格(如媒介、培养时间和温度)。

第 3.13.1.2 分章,甲氧西林/ 苯唑西林耐药: 扩展了葡萄状球菌中苯唑西林耐药的机理和遗传定子的说明,其中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中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法。

第 3.13.1.4 分章,苯唑西林耐药的检测方法:扩展了苯唑西林耐药的讨论,并增加了概述用于检测葡萄状球菌中苯唑西林耐药试验的表格。

第3.13.1.6分章,报告:阐明了许多报告建议,其中包括苯唑西林结果用于其他青霉素酶稳定青霉素和苯唑西林MIC ≥ 4μg/ml 的显微和/ 或青霉素结合蛋白2a- 阴性金黄色葡萄球菌。

第 3.13.1.7.4 分章,报告:当万古霉素分别MIC ≥ 8μg/ml 和 32μg/ml 出现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时,进一步强调与有关机构确认和沟通结果的需求。

第 3.13.1.9 分章,莫匹罗星耐药性:注意使用莫匹罗星来增加金黄色葡萄球菌中高级莫匹罗星耐药等级。

第 3.13.2.4 分章,高级氨基糖苷类耐药:注意庆大霉素和链霉素的高级耐药说明了所有氨基糖甙类的耐药性。

第 3.13.3.1 分章,超广谱β- 内酰胺酶:更新了超广谱 β- 内酰胺酶的探讨。

第 3.13.3.3 分章,碳青霉烯酶 (碳青霉烯酶耐药革兰氏阴性杆菌):增加了碳环NP 比色微管分析的参考资料以检测碳青霉烯酶活动。

第 3.14.1 分章,克林霉素诱导耐药:注意带有克林霉素诱导耐药的链球菌引起的感染有可能不能反映克林霉素疗法。

第 4.3 分章,质量控制菌株的选择:扩展了常规和补充的质量控制菌株的描述。

第 4.4 分章,质量控制菌株的维护和试验:介绍了术语“F1”、“F2”和“F3”来表示质量控制菌株的“冷冻”或“冻干”的传代培养,为处理质量控制提供了更好建议。

第4.7.2 分章,将质量控制频率减少至每周的评价标准,将第一次介绍的M07 中15 天复制(3 × 5 天) 质量控制计划作为20 或30天质量控制计划的供替代的选择。

 附录A,质量控制协议流程图:修订并扩展 流程图,以便于更好地进行质量控制测试过程,增加了描述新的15 天流程图复制(3×5天) 质量控制选项的流程图,从而从每日向每周质量控制试验转换。

附录E,质量控制菌株维护:修订了描述产生于“冰冻”或“冻干”储用培养物的传代培养阶段和质量控制菌株试验的原理图。

主要内容包括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的指示(常规试验和报告的抗菌药物的选择、选择指南、常规和选择性测试和报告的建议性指南)、药物敏感性试验过程 [抗菌剂、准备储存溶液、稀释试验的接种物准备、琼脂稀释程序、准备琼脂稀释盘、液体培养基稀释程序(大量稀释和微量稀释)、大量稀释(管) 液体培养基法、液体培养基微量稀释法、潜伏期、潜伏期混悬剂的菌落计数、确定液体培养基大量和微量稀释的目的、对营养苛求生物的特殊考虑、检测耐药性的特殊考虑、筛查试验、稀释试验方法的局限性]、质量控制和质量保 [目标、质量控制职责、质量控制菌株的选择、质量控制菌株的维护和试验、批次或批量质量控制、最低抑菌浓度质量控制范围、 质量控制试验频率 (参见本文件附录A 和 M100表5F)、质量控制菌株和校正措施的超出范围结果、观察超出范围结果时报告患者结果、测试患 者隔离时结果的确认、报告最小抑菌浓度结果、终点解释控制]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