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群人,安装新仪器设备时是我们的“培训师”;
仪器设备故障时是“救火员”;
还是定期维护仪器设备的“养护员”。
他们就是可爱的仪器设备工程师!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检验仪器不断的更新换代,临床检验实验室不断向现代化、自动化、信息化和高效化发展。因新仪器设备的使用、新项目的开展,参与临床试验服务的各类工程师也随之倍增。
并非所有工程师是医学相关专业出身,也未曾系统接受过生物安全培训,在实验室服务工作中常出现一些违反生物安全原则的行为。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工程师们在实验室常见生物安全问题吧!
#1
非员工通道入实验室
许多工程师,对实验室进出通道不熟悉。在他们看来,只要能进入实验室,不管哪扇门都是可通行的。
#2
未做安全防护措施
工程师进入实验室后,不着白大褂、不佩戴帽子手套,直接开始仪器的维护保养。
#3
用污染手套触摸干净区域或清洁物品
当电话响起、眼镜松落或者思考问题时,许多工程师会不自觉地用已污染的手套接听电话或触摸头发,眼镜、口罩。一不留神,他们已经打开平板电脑开始维修记录的填写啦。
#4
更换零件随意丢弃
许多工程师,将更换后的仪器零件随意丢弃,医疗垃圾分类及废弃物处理更是摸不着头脑。
面对工程师们的这些行为,临床检验实验室应该如何帮助工程师加强生物安全防护,提升生物安全意识呢?
临床检验实验室可采取措施:
01 及时登记。对来访工程师通过扫描二维码或手工方式进行登记。
02 专人宣讲。设定专人对工程师进行生物安全知识的宣讲和培训,包括实验室分布,消防通道情况,紧急淋浴洗眼器位置使用等。
03 标识清晰。设置清晰的实验室生物安全相关标识。
04 防护用品。为对来访工程师提供存放干净物品的柜子和防护用品(白大褂、帽子、口罩等)。
05 废物处理。由专人负责对仪器更换下的零件以及保养维修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分类、消毒处理及登记。
06 工具消毒。为工程师自带维修工具提供消毒场所和消毒物品。
▽
同时,为保障工程师自身生命安全,工程师们也需要做到:
01 定期培训。定时参加生物安全培训学习,了解服务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登记流程,熟悉生物安全标志,熟悉手卫生、洗眼器的使用等。
02 做好防护
• 提前预约实验室相关专业组,从人员通道进入实验室,并按照实验室要求进行来访登记。
• 了解实验室布局,存放干净物品,身着白大褂,戴帽子,口罩,手套,鞋套等防护物品。
• 工作过程中严格执行生物安全行为,操作过程细心,避免产生液体溅出和气溶胶。
• 污染的手不再触碰干净物品,手消毒不等同于手卫生。
• 按照实验室要求进行废水处理,更换仪器零件交于实验室统一处理.
• 离开实验室前做好手卫生,对携带工具用酒精擦拭或紫外照射进行消毒。
生物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危害生物安全。2021年4月15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总章第二条明确规定: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适用于本法。第五章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第四十二条特别强调:国家加强对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的管理,制定统一的实验室生物安全标准。
临床实验室应对本场所内涉及所有人员进行生物安全管理!工程师的“裸露”看似小事,实则存在极大的生物安全风险啊!因此需对实验室所有人员加强生物安全管理,避免生物安全事故的发生。
微信扫一扫
关注医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