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毛滴虫隶属于副基体门(Phylum Parabasalin)毛滴纲(Class Trichomonadea)的毛滴虫科(trichomona-didae)。
由毛滴虫感染并寄生于人体引起的疾病统称为毛滴虫病(richomoniasis)。
可以寄生在人体的毛滴虫有3种:
阴道毛滴虫、人毛滴虫和口腔毛滴虫;
分别寄生于泌尿生殖系统、肠道和口腔内。
由它们引起的疾病或感染分别称为阴道毛滴虫病(trichomoniasis vaginalis)、人毛滴虫病(pentatrichomoniasis hominis)和口腔毛滴虫感染(Trichomonas tenar infection)。
本文借助国外资料示意图和显微镜图,通过形态描述,感染途径和诊断治疗过程,分别介绍三种毛滴虫的特点。
示意图来自国外文献,说明文字为作者翻译。
一、阴道毛滴虫(Trichomonas vaginalis Donne)
阴道毛滴虫首先由Donne医师于1836年在女性阴道分泌物和男性泌尿道分泌物中发现,主要寄生于女性阴道,是女性滴虫性阴道炎和尿道炎的病原体,因此多以阴道毛滴虫而闻名。
01
形态
阴道毛滴虫只有滋养体期。
虫体长7~32μm,宽5~15μm。湿片条件下活体无色透明,有折光性,体态多变,活动力强。
染色后可见有一个卵圆形的细胞核位于虫体前端约1/3处,核上缘有5棵排列成环状的基体,其中向前发出4根鞭毛,称为前鞭毛,另一根向后延伸,称为后鞭毛。
虫体外侧前1/2处有一波动膜,是细胞质延伸而形成的薄膜状体,其外缘与后鞭毛衔接。虫体借助鞭毛的摆动向前运动,并以波动膜的波动做旋转式运动。
中心部位一根透明的轴柱从前往后贯通虫体,并向后伸出虫体之外。
虫体胞质内含有的颗粒状物质,是该虫特有的氢化酶系,见示意图(a)。
阴道毛滴虫是以二分裂法进行繁殖的,滋养体也是感染阶段。(图1)
阴道毛滴虫在外部环境中不能很好地存活。
02
感染途径
阴道毛滴虫生活史简单,
滋养体主要寄生在泌尿生殖系统,以女性阴道后穹窿部位多见(因此阴道分泌物检验的取材必须要包括这个部位)。
男性感染部位多见于尿道或前列腺,也可侵犯睾丸、附睾或包皮下组织。
阴道毛滴虫是在人类之间传播的,人类也是它唯一已知的宿主,多通过性交传播,因此也是性传播疾病(图1)。
图1 CDC网站上下载的阴道毛滴虫生活史
更多参考图片,来自网络的国外参考图,见图2-5。
图2 阴道毛滴虫主要结构(flagella 鞭毛;undulating menbrane 波动膜;nucleus 核)
图3 两个阴道毛滴虫
图4 未染色,相差显微镜下的多个阴道毛滴虫(×400)
图5 瑞氏染色后的阴道毛滴虫
03
诊断与治疗
病原学诊断:从阴道后穹隆及阴道壁刮去分泌物镜检,发现活体滋养体;尿道感染者或者男性患者可取尿液,离心后取沉淀物镜检可见到活体滋养体;也可取前列腺液以盐水涂片镜检,可以观察到活体滋养体。冬季检查送检标本时应注意保温送检标本。进行涂片染色检查,可将涂片进行瑞氏染色或吉姆萨染色后镜检,发现阴道毛滴虫滋养体即可确诊。
免疫学诊断:可采用阴道毛滴虫特定抗原法进行检定,例如酶免法、直接荧光抗体试验、乳胶凝集试验均可用于该病的辅助诊断。
分子生物学法,敏感性和特异性都比较高。DNA探针技术也可用于阴道毛滴虫检测。
治疗首选口服药物为甲硝唑;外用药物,阴道可用乙酰胂胺、1:5000高锰酸钾溶液、1%乳酸或0.5%醋酸进行冲洗治疗。
二、人毛滴虫
(Trichomonas hominis Daraine)
人毛滴虫也是仅有滋养体阶段,无包囊期,形态类似于阴道毛滴虫。寄生于人体盲肠和结肠部,多见于回盲部,因此也被俗称为人肠滴虫人毛滴虫或简单称为肠滴虫。
01
形态
人毛滴虫滋养体呈椭圆形或梨形,活动力强。
虫体大小为5~14μm×7~10μm,形态类似于阴道毛滴虫,但个体明显偏小。活的虫体可做快速无定向运动(在粪便盐水涂片检查中可见椭圆形或梨形、比WBC略小、有鞭毛的快速运动虫体)。
大多数虫体具有5根前鞭毛和1根后鞭毛,后鞭毛与波动膜外缘相连接,游离于尾端。
波动膜较长,延申至虫体全长。
波动膜内侧借助一弯曲、薄杆状的肋与虫体相连。肋与波动膜等长,染色后的肋是确定诊断的重要依据。
波动膜在运动中起到旋转作用,而前鞭毛起到推进作用。
虫体前端有一个细胞核,靠近前鞭毛起始处,核内染色质不均匀。
1根纤细的轴柱由前到后贯穿整个虫体。
国外资料参考图:6-9
图6 苏木素染色的人毛滴虫
图7 各种染色法及手绘图的人毛滴虫
图8 某PPT中的人毛滴虫
图9 瑞氏染色后的人毛滴虫
02
感染途径
虫体以二分裂法进行繁殖。
滋养体即为感染阶段,在外界具有较强的抵抗力。感染途径为粪—口传播。当人摄入被滋养体污染的饮水或食物后,可导致感染。
蝇类是本虫感染的重要昆虫媒介。
目前人毛滴虫对人体有无致病性尚无定论。有报道认为该虫可以导致腹泻,特别是对婴儿及免疫力低下的人,具有引起滴虫性肠炎的可能性。
03
诊断与治疗
用粪便生理盐水涂片法或培养法可进行病原学诊断。
也可使用特定的培养基进行分离培养和鉴定。
治疗药物首选甲硝锉和中药雷丸。
三、口腔毛滴虫
(Trichomonas tenax Muller)
口腔毛滴虫寄生于人体牙垢、齿龈、齿龈脓溢袋、龋齿蛀穴、扁桃体隐窝及鼻咽部,常与齿槽脓肿并存。
01
形态
生活史只有滋养体期。
外形与阴道毛滴虫相似,呈梨形或椭圆形,大小为(5~16)μm×(2~15)μm,为三种毛滴虫中最小的一种。由于具有活跃的运动性,运动过程中可成变形性改变。
其4根前鞭毛常分为两组,1根后鞭毛无游离端,波动膜约为体长的2/3。
细胞核一个,位于虫体前部中央,呈卵圆形或椭圆形,核内染色质粒丰富、深染。
1根纤细的轴柱自前向后伸出体外。
口腔毛滴虫是以人口腔内的食物残渣、上皮细胞核细菌为食,以二分裂法进行繁殖。
国外资料图,见图10,图11
图10 视频截图的口腔毛滴虫
图11 某PPT课件中的口腔毛滴虫
02
感染途径
口腔毛滴虫对人体有无致病作用目前尚无定论。
有学者认为口腔毛滴虫为口腔内共栖性原虫,另有学者认为其与牙周炎、牙龈炎、龋齿等口腔疾病的发病有关,但也可能会异位寄生。
本虫在口腔门诊患者中感染率较高,有报道显示平均感染率为26.33%。
虫体对外界有较强的抵抗力,室温下可存活3~6d。
接吻是该虫直接人人传染的主要途径,也可以通过飞沫、食物、共用餐具等方式传播。
03
国外报道的病例(来自CDC网站)
一名51岁的男子患有上呼吸道症状和轻度发热约三周,持续咳嗽约一周。胸部X光片显示左侧有大量胸腔积液,右侧纵隔移位。一根胸导管释放出两升有气味的化脓性液体。胸膜液被送往实验室进行检查。下面图12-图15显示Wright-Giemsa染色的载玻片上观察到的情况。4张图像显示了鞭毛原生动物--口腔毛滴虫滋养体。滋养体的诊断形态学特征包括:四根前向鞭毛,一根向后指向的鞭毛,波动膜。
< 左右滑动查看图12-15 >
解读:口腔毛滴虫通常生活在人类的口腔中,不被视为病原体。在胸膜液中发现它的病例很少,因为它以细菌为食,可能是偶然出现的。胸腔积液中的发现表明消化系统和胸腔之间存在开放性沟通的可能。
04
诊断与治疗
以病原学检测为主,取齿龈刮拭物进行生理盐水涂片镜检,发现有鞭毛或波动膜摆动,且呈活跃运动的滋养体即可确诊。
人体一旦感染即难以消除,保持口腔卫生是预防感染的最佳方式。
人毛滴虫和口腔毛滴虫的比较见下表
人毛滴虫 | 口腔毛滴虫 | |
形态特征 | 平均大小7.7μm×5.3μm; 有5根前鞭毛,1根常偏后。 波动膜与虫体等长;后鞭毛从体后伸出。 | 平均大小7.1μm×4.7μm; 有4根前鞭毛,常分为两组;一根后鞭毛与波动膜等长。 波动膜较虫体短,轴柱纤细; 核内多含有颗粒色较深的染色质粒。 |
生活史 | 寄生在大肠, 滋养体经口腔感染宿主 | 寄生于口腔、齿垢、龋洞, 滋养体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 |
致病性 | 可引起急性或慢性腹泻 | 口腔共栖原虫,常与齿龈炎等牙周病同时存在 |
判断和鉴别三种毛滴虫最关键点是标本取材于何处!因为他们基本不会异位寄生和生存。
毛滴虫属于鞭毛虫类寄生虫。其他鞭毛虫类人体寄生虫还有许多,如杜氏利什曼原虫、布氏锥虫和克氏锥虫、蓝氏甲第鞭毛虫、迈氏唇鞭毛虫等,不在此文中涉及,以后有机会再进行讲解。
北京协和医院 张时民 撰写于2022-8-4
参考文献:
1.刘佩梅 李泽民主编,《医学寄生虫学》第3版,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3年,北京
2.周怀瑜 刘登宇 彭鸿娟主编,《人体寄生虫学彩色图谱》,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7年,西安
3.美国CDC(CDC - DPDx - Parasites A-Z Index)等相关国外网站。
微信扫一扫
关注医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