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医隆网!
首页 > 检验动态 > 检验动态

真菌镜检常用染色方法优缺点

2019-11-28

21 副本.jpg

真菌感染人体常继发于其他疾患,如恶性肿瘤、糖尿病等慢性消耗性疾病;大剂量X线照射、免疫抑制剂等导致免疫功能和抵抗力低下患者容易感染真菌;大量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的病人,其炎症反应多受抑制,也容易感染真菌;另外导管插管、放疗等应用引起局部组织损伤,为真菌的入侵提供了条件。近年来由于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的不断出现,使原来不致病的真菌转为致病真菌。因此,真菌感染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峻的问题。


真菌分为浅部真菌和深部真菌。浅部真菌:主要感染机体皮肤,寄生和腐生于表皮,毛发和指甲板的角质组织中,引起浅部真菌病,简称癣病。临床最多见的浅部真菌病有:体癣、股癣、手癣和足癣。深部真菌:指感染表皮以外组织和器官的病原菌和条件致病真菌,常见的有:念珠菌,隐球菌,组织胞浆菌,马尔尼菲青霉菌,曲霉,毛霉菌,孢子菌丝等。


目前真菌感染常用检查方法有:镜检法、培养法、分子诊断。镜检的方法分直接镜检和染色镜检。直接镜检:湿片如KOH涂片、乳酸酚棉蓝涂片、真菌荧光法。染色镜检:革兰氏染色、PAS法、六胺银法(GMS)、银氨液浸染(G-S法)法、等,其中:(1)直接镜检:直接镜检的方法方便经济,可对浅表和皮下真菌感染最有帮助,一般在有菌部位发现大量真菌菌丝即可作出诊断,可在几分钟内完成,并且观察到的真菌形态。


一、直接镜检

(一)KOH涂片法 

1. 结果:部分细胞等成分破坏,各种菌丝和孢子保存。

2. 优缺点:优点:操作简单,速度快。

缺点:菌丝和孢子无色,其他成分容易混淆,孢子少时,易漏诊,需要经验。

(二)乳酸酚棉蓝涂片法 

1. 染色结果:各种真菌和其他成分均被着色,菌丝和孢子呈蓝色。背景为蓝色。

2. 优缺点:

优点:操作简单,速度快。

缺点:菌丝和孢子呈蓝色,其他成分也是蓝色,孢子少时,易漏诊,需要经验。

(三)真菌荧光法 

1. 染色结果:各种真菌的菌丝和孢子呈荧光亮色。背景为蓝黑。

2. 优缺点:

优点:操作简单,速度快,容易观察,孢子少时也不易漏诊,菌丝结构清晰,便于分类。

缺点:需要荧光显微镜。


二、染色法 

(一)六胺银染色方法(GMS) 

1. 染色结果:各种真菌均被着色,菌丝和孢子呈明显的黑褐色。背景为:橙黄色(橙黄G复染),红色(伊红复染)。

2. 优缺点:

优点:真菌菌体及背景清晰。

缺点:操作繁琐,条件要求高,需要孵育,需要经验。

(二)高碘酸—无色品红(PAS) 法

1. 染色结果:真菌菌丝和孢子呈品红色,其他组织绿色。

2. 优缺点:

优点:真菌菌丝孢子和其他组织颜色差别大,能较好的显示大多数真菌,包括单细胞型和多细胞型真菌。

缺点:个别真菌局部着色不良,要求试剂纯度高,操作繁琐,条件要求高,容易染色不佳。

(三)银氨液浸染法(G-S法)

1. 染色结果: 网状纤维及真菌呈棕黑色,胞核红色(核固红复染), 胶原纤维黄棕色,胞质淡红色(伊红复染)。

2. 优缺点:

优点:操作相当简单,能显示大多数真菌(较适合染多细胞型真菌)。

缺点:要求试剂纯度高,配制要求高,操作繁琐,还原时间严,容易染色不佳,网状纤维影响观察。

(四)革兰氏染色法

1. 染色结果:各种真菌均被着色,菌丝和孢子革兰氏阳性。

2. 优缺点:

优点:试剂稳定。

缺点:操作较繁琐,结构不清楚,小孢子难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