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医隆网!
首页 > 检验动态 > 检验动态

尿蛋白加号有时并不准确!

2020-01-10

检查蛋白尿的方法有很多种,最常用的是尿常规。尿常规的蛋白尿有阴性(-)、弱阳性(±)、1+,2+,3+,4+这几种情况。


1 副本.jpg


经常会有肾友问:“医生,你看我蛋白尿2+,严重不严重?”说实话,医生也没办法准确回答,因为尿常规中尿蛋白加号有时候不准


为什么会这样呢?有请温雯医生给咱们讲讲肾友们必须知道的这个常识性问题。


2.png

尿蛋白加号有时候不准?


按照一般的理解:尿蛋白显示的加号越多,表示蛋白尿程度越严重。那么,3+的尿蛋白应该比2+的更严重,对不对?


不一定。为什么呢?


下面这位肾友的例子我们一起来看看。两月前,他的尿常规蛋白质2+,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为1.5g;


而经过治疗后这个月复查,尿常规显示蛋白质3+,24小时尿蛋白检验仅为0.61g(24小时尿液留取正确)。


看起来,这次3+比上次2+严重?但实际情况却是,他的蛋白尿好转了。


3 副本.jpg


2.png

尿蛋白加号为什么不一定准?


像这位肾友的情况,在临床工作中很常见。尿常规的蛋白加号和实际尿蛋白严重程度并不一定匹配


为什么会这样呢?


首先,尿蛋白加减号只是一个大概的浓度,会随着尿液的稀释程度而变化。假如一个人喝多了水,又没怎么出汗,尿液被稀释,那么查尿常规的蛋白加号相对会少;假如一个人渴了很久,或者又出了不少汗,尿液浓缩,那么查尿蛋白加号相对会多。


另外,人体尿蛋白一天的排泄是波动的,有时候多一点,有时候少一点,而尿常规只能反映当次尿液,不能反映全天尿蛋白的水平。


这是主要两方面原因。


还有一种情况是,尿液中的尿蛋白由很多成分组成,有白蛋白、微球蛋白、免疫球蛋白等。肾小球疾病的肾友尿蛋白成分主要是大分子蛋白质白蛋白为主,但肾小管间质病变严重的患者,尿蛋白成分可能不是以白蛋白为主,还有很多其他小分子蛋白质。


4.png

而尿常规或者尿检试纸对白蛋白最敏感,对其他蛋白成分没有那么敏感。那么,像肾小管间质疾病的患者,尿常规检测不到其他蛋白成分,会低估总体蛋白尿程度。


综合这些原因,我们会看到这样的现象,有时某位患者尿常规虽然显示蛋白1+,实际尿蛋白却比别人2+甚至3+尿蛋白还多。


2.png

怎么弥补尿常规的缺陷?



在肾友需要确切评估尿蛋白时,比如涉及到重大决策,或者改变治疗方案等情况,为了弥补尿常规的缺陷,医生会要求检查24小时尿蛋白定量。


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不受喝水、出汗影响;查的是所有蛋白成分,不只是白蛋白这一个成分;并且反映的是全天总尿蛋白水平。只要患者24小时尿留取方法准确,是评估尿蛋白的金标准。


根据24小时尿蛋白定量结果,肾内科对尿蛋白严重程度有一个大致的区分方法:




轻度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小于1g;


中度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1~3.5g;


重度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大于3.5g,又叫“肾病范围蛋白尿”,诊断为肾病综合征的患者,蛋白尿全部都大于3.5g;



好了,小伙伴们明白这个常识了吗?尿常规可以粗略判断,但是要精确知道尿蛋白程度,还是需要查24小时尿蛋白定量。


明白的小伙伴们,欢迎转发哦!


作者:温雯

文章来源:肾上线